截至目前為止我國的IPv6發展可以2001年為界分為二個階段。2001年以前的發展多集中於中華電信、學術界及台灣網路資訊中心(TWNIC),資源分散且零星。
中華電信於 1997/12 加入國際性實驗網路6Bone,2000/02 自 APNIC 取得商用 IPv6 位址,並於 20001/07 正式對外提供商用試行。
在學術界,國內幾所大學自2001年起於NBEN上進行跨校 IPv6 測試,國科會下之電信國家型計畫亦有IPv6相關研究之進行。
TWNIC則於2000年結合產官學研各界成立了IPv6 工作小組,並於2001年成為IPv6 Forum會員。
為了迎頭趕上先進國家的腳步,並整合國內學術、產業既有IPv6資源,國家資訊通信發展推展小組(National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itiative,
簡稱NICI)於2001年10月決議成立「IPv6推動小組」,由行政院蔡政務委員清彥擔任總召集人,交通部電信總局簡局長仁德擔任召集人。
小組成員含括國科會、經濟部、電信國家型計畫辦公室、電信總局、各大學與研究機構、台灣網路資訊中心(TWNIC)、資訊工業策進會、工業研究院電腦與通訊工業研究所、中央研究院、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、中華電信公司、相關固網及ISP業者。
IPv6建設乃全面性的網路革新工作,牽涉大量設備更新成本的支出及人力資源的投資,因此廠商多抱持觀望態度。
然而在全球競爭環境下,若視市場機制自然演進,恐怕早已喪失先機。為了把握最適合台灣產業特性的切入時機及進入點,推動工作小組合力擬定了「我國IPv6 建置發展計畫」,以分階段的方式推動IPv6全面建置。
本計畫預期於2007年達成下列目標:其一、促使我國網際網路相關軟硬體設備,可同時支援 IPv4 及 IPv6。其二、促進我國網際網路的基礎設施,包括學術網路及各ISP之骨幹,皆能適時支援 IPv4 及 IPv6。其三、建立IPv4至IPv6網路轉換機制,以提供各界導入IPv6 平台的無縫解決方案。其四、全面宣導及推廣 IPv6 知識,培育IPv6 科技人才,以 IPv6 為平台開發新型態之網際網路應用。
其五為促進與IPv6社群的國際合作交流,積極參與各項國際標準制定活動,與先進國家技術同步發展。其六、積極鼓勵IA設備、無線通信業者及各項終端設備崁入IPv6功能,提昇產品附加價值及國際競爭力。
根據TWNIC的統計數據,我國自至2003年6月為止,已取得12段(/32)商用IPv6位址,較NICI IPv6推動小組成立前增加600%,核發量躍居世界第10名、亞太區第4名,可見政府的支持在短短一年多內已產生作用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大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